近日,消费者王先生查询个人征信报告,发现多年未用的信用卡竟然有多次逾期。王先生称,他是在2013年12月办的这张信用卡。2016年4月,将此前所有欠款还清。此后,他再没使用过该卡消费。而现在,竟查出自己有27元的逾期。
为什么信用卡还清了,多年未用竟有逾期?
王先生致电信用卡中心客服才得知,逾期记录是因为 没交短信交易提醒费而产生的。据记者了解,被逾期的可不止王先生,某知乎网友也曾在7月份发帖称,需要打印征信报告时才发现自己竟然有征信不良记录,有18元欠费逾期,说现在想想后悔死了。 这张信用卡我2014年就找不着了,当时致电信用卡中心要求注销,但客服答复说留着不用也不会产生费用,想用拿起来也方便,于是就没有注销。”免费变收费,祸起短信交易提醒费
据记者了解,消费者被逾期很重要的原因是信用卡短信交易提醒服务最初是免费的,2018年6月王先生申请信用卡的银行官网发布公告称,自2018年9月11日起对短信交易提醒手续费进行收费。“以前这张卡预留的是老家的手机号,来到北京后,原来的手机号就没有使用了,信用卡也没用过,根本不知道还有所谓的短信提醒费。”王先生说。不良征信谁之过,谁来负责?
记者注意到,原银监会办公厅2016年2月印发的《关于加强银行业消费者权益保护 解决当前群众关切问题的指导意见》明确银行业金融机构应严格执行商业银行服务收费相关办法和监管规定,通过完善业务流程、改进业务系统功能以及加强前台工作人员培训等措施,保证在向消费者提供服务前,事先告知收费与否及各个服务环节的计费标准(包括减免优惠政策)和收费金额,充分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和自主选择权。
2016年12月施行的《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实施办法》则规定金融机构应当尊重金融消费者购买金融产品和服务的真实意愿,不得擅自代理金融消费者办理业务,不得擅自修改金融消费者的业务指令。
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表示,从免费到收费,银行不能发一纸公告了事。在未得到消费者确认的情况下,擅自将开通免费短信业务的用户默认为同意开通收费短信业务,这显然违反了上述法规。